文字:陶維均   攝影:呂國瑋

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於2017年5月13日下午,在台新金控二樓元廳盛大舉辦。典禮由「動見体」劇團藝術總監暨導演符宏征擔任策劃,並特邀「栢優座」劇團許栢昂、黃宇琳夫妻擔綱主持,倆人說學逗唱的主持風格,讓頒獎典禮增添一股諧趣氣氛。頒獎典禮在播放藝術獎CF片之後正式開始,主持人混穿西裝及戲曲服裝、呼應入圍作品兼顧現代與傳統的廣泛視角,以傳統戲曲開場常見的程式化動作「騎馬」出場,但將「馬匹」換成「機車」,一開場便逗得全場笑聲不斷。

20170513-s030.jpg

圖說:頒獎典禮主持人 黃宇琳、許栢昂

主持人先向與會嘉賓介紹歷屆「台新藝術獎」獎項變革 , 並邀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上台致詞。由於次日即是母親節,鄭家鐘董事長致詞時首先預祝與會嘉賓母親節快樂,並向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董事長致上謝意,鄭家鐘董事長表示「『台新藝術獎』不只是一個獎項,更是國際藝術家觀看台灣重要的窗口。透過嚴謹、透明的提名機制,以及ARTalks網站公開發布的的藝術評論,將優秀作品推薦給大眾,也激發台灣藝術環境變得更為多元、活潑。」今年,「台新藝術獎」在獎項分類上重新調整為「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及彰顯當代藝術不分類精神的「年度大獎」,三項大獎包容也擴大了各類藝術創作的可能性,「即便在大框架的分類中,每個作品仍是獨一無二的。往後,基金會也會持續大量推廣及支持藝術家和藝術作品,藝術發展需要社會大眾一同來支持參與。」

 20170513-s055.jpg

圖說: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鄭家鐘董事長致詞

接著,主持人一一介紹本屆藝術獎提名觀察人及決選委員,並邀請決選團主席吳瑪悧女士說明評選過程,吳瑪悧表示「作為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後來成為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的提名觀察員,我在這個過程裡面才發現,這麼多優秀藝術家跟作品,太難抉擇了!」有感於今年優秀作品眾多,謹慎討論之後,本屆藝術獎破天荒入圍了十九組作品,「決審委員包括了創作者、策展人、藝術中心主持策劃人、藝術史學者等,大家從多元角度去觀看作品;也透過豐富的交流對話,讓國內外評審了解台灣本身在地的創作能量。」吳瑪悧最後特別感謝此次入圍的所有入圍藝術家們,「從十幾組裡面挑選三組是件非常難的工作,特別感謝各位給我們這次機會,把您們介紹給國際認識。」

20170513-s076.jpg

圖說:決選團吳瑪俐主席致詞

頒獎典禮首先揭曉頒布的是視覺藝術類大獎,由《立黑吞浪者》【日曜日式散步者】微型實驗行動ACT 1─鬼丘鬼鏟、黃亞歷、謝仲其、丁麗萍、劉芳一、李世揚共同得獎,並由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頒獎。此作品為導演黃亞歷所拍攝之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之藝術性延續,結合行動藝術、視覺影像及實驗音樂,呈現三○年代風車詩社與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的對話。當天現場由行人文化實驗室李玉華代黃亞歷導演發表得獎感言,「感謝這個作品的所有作者成全對於風車詩社文藝創生經驗的反思與對話,這個獎項獻給參與創作、演出的每一位夥伴,以及每一位關切風車詩社的朋友。」創作群則由行為藝術團體「鬼丘鬼鏟」核心成員李奧森代表致詞,她以曾身歷某藝術展覽的特殊感官經驗,回應創作中難以言說的探索過程。

20170513-s096.jpg

圖說:台新藝術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頒發視覺藝術獎得主立黑吞浪者團隊

5. 黃亞歷《立黑吞浪者》【日曜日式散步者】微型實驗行動ACT 1.jpg

圖說:視覺藝術獎:《立黑吞浪者》─【日曜日式散步者】微型實驗行動ACT 1

此作品為導演黃亞歷所拍攝之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藝術性延續,結合行動藝術、視覺影像及實驗音樂,呈現30年代風車詩社與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者的對話。

20170513-s108.jpg

接著,由吳靜吉董事揭曉頒發表演藝術類大獎,由《我知道的太多了》編舞家劉冠詳獲獎。此作以劉冠詳的母親癌末臨終前,貼身照料數個月的錄音素材,創作而成。劉冠詳致詞時首先祝天上的母親佳節愉快,「我聲音在發抖,真的腦子一片空白。昨晚我非常緊張,會不會得獎呢,心想若是得獎了我要說希望媽媽坐在台下這位置,但,不對啊,如果媽媽能坐在這,我還會排出這作品嗎?想了好久,我仍然希望媽媽坐在這裡看我領獎。我很想念媽媽。」劉冠詳特別感謝「驫舞劇場」一路以來的支持與鼓勵,和《我知道的太多了》兩位舞者林祐如、簡晶瀅,以及也因病過世的父親,「接下來這舞作還會去世界許多巡迴,就像帶著媽媽旅行一樣。」

 20170513-s122.jpg

圖說:台新藝術基金會吳靜吉董事頒發表演藝術獎予劉冠詳

 圖六  第15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獎  劉冠詳《我知道的太多了》作品圖檔.jpg

圖說:表演藝術獎:《我知道的太多了》劉冠詳作品

20170513-s128.jpg

 

在頒發年度大獎之前,典禮導演符宏征安排了一段融合預錄聲效及現場表演的肢體演出、改編自法國 Compagnie Kahlua 打擊樂團作品《這不是一顆球》,由青年打擊音樂家陳易及演員劉冠廷、呂名堯共同演出,天衣無縫的聲音與動作配合引起全場驚呼不斷,也讓觀眾能轉換心緒,準備來到頒獎典禮的壓軸—年度大獎。

20170513-s153.jpg

20170513-s157.jpg

20170513-s165.jpg

20170513-s167.jpg

圖說:《這不是一顆球》法國Compagnie Kahlua打擊樂團原作改編,陳易、劉冠廷、呂名堯演出

本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由台新藝術獎創辦人吳東亮先生揭曉並頒發,獲獎者為藝術家許家維作品《回莫村》。此作由許家維至泰國、緬甸邊境的回莫村創作取材及拍攝,講述 1949 年後一批撤退泰緬邊境的國民黨軍隊,身為分裂歷史陰影下的倖存者,在多重軍政勢力的交錯下,不被認可的身份及邊境孤軍的故事。泰北地區與亞洲近代史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許家維透過實地探訪,展開長期與當地居民的合作計畫。許家維領獎時首先感謝藝術獎的觀察員及評審,「也感謝鳳甲美術館協助我舉辦個展,還有尊采藝術中心對我多年的支持。這幾年,我大部分作品都在邊境之地創作,很感謝每次到不同地方、面對不同的人,給我不同的學習。展覽或藝術作品的呈現,就是我把這些學習和收穫分享給大家的方式。」另外,許家維也特別感謝家人,尤其是始終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創作的妻子,「婚後三天就出發去泰國工作了,真的很感謝她的包容和支持。」

20170513-s178.jpg

圖說: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先生頒發大獎予許家維

圖七  第15屆台新藝術獎 年度大獎  許家維《回莫村》作品圖檔.jpg

圖說:年度大獎:《回莫村》─ 許家維作品展場照

20170513-s191.jpg

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在觀賞《回莫村》精彩剪輯片段之後步入尾聲,主持人許栢昂及黃宇琳總結「無論有沒有得獎,在場所有嘉賓都是母親的大獎!祝現場嘉賓及觀看直播的觀眾,母親節快樂!」典禮在此感恩氣氛當中畫下完滿句點,並展望明年「台新藝術獎」能為大家帶來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為台灣藝文界持續奉獻心力。

20170513-s201.jpg

圖說: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三組得獎藝術家、評選委員及台新藝術基金會董事合影

20170513-s216.jpg

圖說: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團、提名觀察人合影

20170513-s203.jpg

圖說: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三組得獎藝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