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藝術獎與當代跨域創作
國際評審專訪
文│呂學卿
圖│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屆台新獎兩位國際評審史圖(Martin Sturm)與可汗(Jeff Khan)皆是資深的當代跨領域藝術策展人,接掌國際重要藝術機構,也都有與台灣藝術家共事的經驗。史圖1992年起擔任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中心(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總監,其策展計畫著眼具實驗性質的當代藝術、文學及文化歷史面向。可汗現任雪梨Performance Space藝術總監,在表演藝術、舞蹈及視覺藝術等領域,致力於跨界實踐、特定場域和社會參與式計畫。兩位國際評審在頒獎典禮會後與本刊的專訪中,談及了本次評審經驗、對得獎作品及台灣藝術發展的看法與觀察。
兩位評審均肯定台新獎是提供國際眼光觀向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窗口,透過高強度且密集地與台灣評選委員及入圍藝術家/團體對話、討論、辯詰及研究等多重層次的評審過程,得以深入瞭解台灣當代藝術面向。談到本次視覺藝術入圍名單,史圖認為台灣藝術家清楚地認知到國際當代藝壇的通用語言,並能夠以年輕、活躍的創作能量,探討東、西方在同一主題下不同的闡述角度。可汗同樣認同台灣藝術家的活力,及勇於以跨領域的創作方式,包含行為藝術、電影、錄像、雕塑、裝置等多元手法,探討歷史與社會議題。他尤其強烈地感受到台灣藝術家重視身為公民的社會參與責任,以實驗性手法與社區互動,將生活與藝術連結。
本屆台新獎回歸分類評選給獎機制,視覺藝術得獎作品《立黑吞浪者》及年度大獎《回莫村》,在創作手法及表現形式上跨出視覺藝術的邊界,但在分類給獎的評選機制上,是否對評選基準上造成挑戰與爭議?史圖與可汗一致認為不論是傳統的藝術媒介(譬如攝影),或是當代跨域創作,問題不在於媒介本身,而是處理媒介的手法與創作過程,如是否能意識到並擴展此媒介本身的當代論述與創作發展。談到獎項分類的問題,史圖以《立黑吞浪者》為例,它可以是視覺藝術,也可以是表演藝術,在跨界之後,似乎邊界就不復存在,但他強調:「正是因為邊界的存在,而得以激起論述;跨越了邊界之後,我們才意識到對『分類』的興趣。」可汗則表示,雖然跨界、跨領域實踐、似乎在模糊界線,但其實表演藝術及視覺藝術,都在各自的機構體制及教育系統的支持下發展,台新獎及《立黑吞浪者》的例子,「皆有助於促進這些機構對彼此敞開疆界,進行有趣的跨域對話,讓新的藝術形式及想法在其中誕生。」
圖說:奧地利林茲OK當代藝術中心(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總監史圖(Martin Sturm)。
圖說:雪梨Performance Space藝術總監可汗(Jeff Khan)。